最常見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的細菌是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副溶血弧菌、沙門菌屬等。
第一、葡萄球菌。葡萄球菌會污染面粉、牛奶、雞蛋等食物,可能會導致食物中毒。
第二,大腸桿菌或者大腸埃希菌。這些食物中毒往往是發生在夏秋季節,蒼蠅、蚊子比較多的情況下引起的,主要是經糞口傳播的消化系統疾病。
第三,副溶血弧菌。這種情況導致的食物中毒多見于在攝食大量的海鮮產品以后,而且患者的急性胃腸炎癥往往比較嚴重。
第四,沙門菌屬。沙門菌屬往往是在過夜的食物或者已經變質的食物中無出現,也會導致嚴重的上吐下瀉癥狀。
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的措施,要從正規渠道購買食材,避免食材源頭的污染。食材烹制的過程中,要注意冷熱分開,生食材煮熟后再食用,盡量避免或減少食用生冷的食材。不食用隔夜的剩飯、剩菜,特別是已經疑似發霉、變質的食材,更不要食用。不要直接食用從冰箱內取出的食材,以免誘發細菌性的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