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晚期,通常指的是艾滋病病毒感染后,病情已經進展到較為嚴重的階段,即出現了多種機會性感染和惡性腫瘤的并發癥。
艾滋病晚期的判斷主要基于以下幾個方面:
1、臨床表現艾滋病晚期患者常出現持續性的發熱、盜汗、腹瀉、體重快速下降等全身癥狀。同時,由于免疫系統崩潰,患者容易感染各種病原體,如肺孢子菌肺炎、結核病等。
2、實驗室檢查通過血液檢測,可以發現患者CD4+T淋巴細胞數量明顯減少,HIV病毒載量高。這些指標的變化是判斷艾滋病病情進展的重要依據。
3、機會性感染與惡性腫瘤艾滋病晚期患者常并發多種機會性感染,如念珠菌感染、隱球菌感染等,以及卡波西肉瘤、淋巴瘤等惡性腫瘤。
4、治療反應晚期艾滋病患者對抗病毒治療的反應往往較差,即使使用高效抗逆轉錄病毒藥物(HAART),也難以完全控制病情進展。
5、生存期預測未經有效治療的晚期艾滋病患者,生存期通常較短,預后極差。然而,通過積極的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和支持性護理,仍有可能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并提高生活質量。
目前,治療艾滋病的主要藥物包括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如齊多夫定、拉米夫定)、非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如奈韋拉平)以及蛋白酶抑制劑(如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等。這些藥物通過不同的機制抑制HIV病毒的復制,從而減緩病情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