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臨床上指細菌性痢疾,細菌性痢疾一般有發熱、食欲減退、腹瀉等癥狀,治療方法包括一般治療和藥物治療等,注意事項包括遵醫囑用藥、加強飲食護理等。
細菌性痢疾通常是由志賀桿菌感染所引起的腸道疾病,如果患病后志賀桿菌會在腸道內不斷的生長和繁殖,會在體內產生致熱因子,可作用于體溫調節中樞,會引起發熱癥狀。也會對腸道部位造成刺激,可引起食欲減退、腹瀉等癥狀。如果出現發熱可以用冰袋、濕毛巾冷敷額頭或腋下部位,通過冷敷的方法可以促進局部毛細血管收縮,有助于降低體溫。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阿奇霉素分散片、頭孢克肟顆粒、頭孢呋辛酯顆粒等抗生素藥物治療。
細菌性痢疾患者應嚴格遵醫囑,足量足療程使用藥物,不得盲目增減藥量,飲食應注意少量多餐,避免暴飲暴食現象出現,也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辣椒、生姜、大蒜等,避免加重對腸道部位造成的刺激,使不適癥狀加重,飲食應以清淡易消化為主。
如果自身患有細菌性痢疾后,應及時去醫院消化內科進行就診,不可盲目輕信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