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直擊靈魂的拷問:看了N年致癌物清單,你有沒有越看越懵呢?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更新了致癌物清單,我國食藥監(CFDA)將其整理后發布在食藥監官網上,意料之中,又掀起了一場網絡熱議,并且持久不退,從11月延綿到了12月。
其實,權威機構發布的致癌物清單并不少見,它頻頻出現在新聞中,是因為制定致癌物清單的機構很多,除了IARC,還有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國家職業安全與衛生研究所等。
它們都會進行致癌物的研究和清單的發布,且它們研究的物質種類可能不同,更新清單的時間也不一樣,有關癌癥的蛛絲馬跡又是媒體們趨之若鶩的題材,經過頻繁的報導,給很多人一個錯覺:“致癌物怎么隔一段時間就多一個......”。
春雨君發現,雖然有大量致癌信息的沖擊,大多數人并不知道該怎么解讀此類信息,也分不清不同類別的致癌物有什么區別,甚至有人誤解,避孕藥等藥物致癌了,就不能再用來避孕或治病了。如果基本概念不明確,之后的致癌相關新聞還是僅能引起一時的恐慌和焦慮,引起大家對一些醫療舉措的誤解,并不會起到正面的健康促進作用。所以,今天春雨君和大家科普下致癌物。
該怎么理解致癌物?
是否患癌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環境因素共同決定的,先天因素即為父母身上遺傳下來的基因,環境因素的概念非常廣泛,包括:
生活方式(營養、吸煙、體力活動等)。
自然發生的暴露(紫外線、氡氣、感染劑等)。
醫療行為(化療、激素類藥物、抑制免疫系統的藥物等)。
某些特殊的工作場所。
家庭環境中的某些不良物質(如甲醛)。
污染(空氣污染、水污染)。
一般來講,環境中可以導致癌癥的物質和暴露被統稱為致癌物。但并非所有的致癌物都有狼虎之勢,在任何情況下都會導致癌癥。這除了和每個人的先天因素(基因)有關,還和不同致癌物的致癌潛力有關,有些可能在長時間,高水平的暴露后才會導致癌癥。
致癌物的分類和致癌潛力有關系嗎?
致癌物的潛力又怎么看?從各種新聞上,大家也能了解到致癌物是分類的,比如今年大火的中國咸魚就是1類致癌物,很多人以為1類致癌物意味著致癌能力強,危險性高,實則不然。
有很多機構會制定致癌物的分類,且各機構的分類方式不同。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分類方法來自IARC。在過去的30年里,IARC已經評估了900多名潛在的致癌物,并將其分為以下4類:
1類致癌物——明確致癌
對人體有明確致癌性,比如大氣污染、砒霜、甲醛、酒精飲料、煙草及檳榔等。
2A類致癌物——較大可能致癌:
對人體致癌的可能性較高,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對實驗動物致癌。對人體雖有理論上的致癌性,但實驗性的證據有限。如無機鉛化合物、紅肉等。
2B類致癌物——較小可能致癌:
對人體致癌的證據有限,在動物實驗中發現的致癌性證據尚不充分。相比2A類致癌物致癌可能性低。
3類致癌物——尚不清楚是否致癌:
對人體致癌性的證據不充分,對動物致癌性證據不充分或有限。或者有充分的實驗性證據和充分的理論機理表明其對動物有致癌性,但對人體沒有同樣的作用。
4類致癌物——基本不致癌:
對人體可能沒有致癌性的物質,缺乏充足證據。
從以上定義我們可以看出,致癌物分類只是在告訴大家致癌物證據等級的高低,而并非致癌潛力強弱的排名。舉個例子:吸煙和加工肉制品都屬于一類致癌物,這說明有強有力的科研證據證明兩者有致癌性。但是從致癌潛力的強弱來看,兩者顯然不處于同一級別,吸煙比食用加工過的肉類更容易引起癌癥。也就是說,我們只能從致癌物分類中判斷XX物質致癌是否有確鑿證據,而無法判斷XX物質在癌癥方面的危險性。顯然很多媒體都“搞錯了“。
此外,需要說明的是,被IARC以及其他機構列為致癌物的物質,并不會導致所有癌癥,而是導致某些部位的癌癥。
該怎么對待致癌物?
我們需要重視的是1類和2A類致癌物,大多數1類和2A類物質都應該避免或者減少接觸。
對此國家會出臺一些政策來降低我們的暴露水平,比如公共場所禁止吸煙、治理空氣污染等等。此外,對于生活中常見的致癌物,減少暴露(也就是減少接觸),肯定是有利無害的。比如盡量避免抽煙,少食用紅肉(紅肉為2A類致癌物),盡量少吃或避免油炸食品、咸魚等1類致癌食物,選擇有質量保障的低甲醛家居(甲醛為1類致癌物),出門涂抹防曬霜(太陽輻射為1類致癌物)等等。
可是,對于藥物及其他醫療措施(比如x光),我們就不能一竿子打死,盲目避免了。
避孕藥是1類致癌物,還能吃嗎?
關于藥物方面,我們今天重點講下疑問最多的避孕藥。
避孕藥在1類致癌物的清單上有幾年了,可是每次致癌物清單一出現,就會有人來問:“避孕藥還能吃嗎?”
避孕藥具有兩面性,有一致證據表明口服避孕藥增加了女性患乳腺癌和宮頸癌的風險,但卻降低了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風險。所以,吃還是不吃?
如果僅用于避孕?
由于口服避孕藥后,會使乳腺癌的患病風險在停藥10年后增大,且口服避孕藥5年或更久,患宮頸癌的風險會增高,美國癌癥協會乳腺癌和婦科癌癥研究組的戰略主任Gaudet建議,使用避孕藥避孕的女性應該:
減少服避孕藥的時間;
可以使用其他的避孕方式,比如戴套套;
接受定期體檢和HPV篩查。
對于有乳腺癌及子宮癌家族病史的女性,需要咨詢醫生做進一步評估。
如果用于治療疾病,除了避孕,臨床上避孕藥也會被用來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月經不調、痛經 、皮膚問題(主要是痤瘡)、推遲更年期來保護心血管和延緩衰老。
雖然,很多避孕藥屬于非處方藥,無需處方即可在藥店購買,但是不要自己給自己看病。如果認為自己需要接受激素類藥物的治療或者出現了多囊卵巢綜合征的典型癥狀,需要就醫,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一般情況下,醫生會結合你的個人情況,權衡使用后的收益和風險,給出治療方案。
對于其他和醫療措施相關的致癌物也是一樣,需要權衡收益與風險,不能以致癌為由一味避免,在這個過程中醫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看完這篇文章,有沒有對致癌物有了新的認識?希望大家今后不要談致癌物色變,理性看待致癌物。
天了嚕!避孕藥是1類致癌物,和砒霜一類?還能吃嗎?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為你推薦
-
卡托普利屬于哪一類降壓藥卡托普利其實是屬于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它是一個短效的降壓藥物,最早用來控制高血壓。現在隨著長效藥的不斷出現,一般不把卡托普利作為常規的降壓藥物了,只把它作為臨時控制血壓的藥物使用。比方臨時血壓明顯升高的時候,可以服用或者是舌下含服卡托普利,來達到一個快速降壓效果。降壓藥物大致分五大類,第一類就是鈣離子通道拮抗劑;第二類就是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也就是沙坦類;第三類就是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第四類就是利尿劑;還有一類就是β-受體阻滯劑,降血壓的同時也降低心率,像倍他樂克、富馬酸比索洛爾等。患有高血壓的朋友,通常建議先用一種藥物,比方地平類或者沙坦類,如果血壓控制不好,可以采用聯合用藥的治療方案。01:45
-
人流20天能吃避孕藥嗎?建議人工流產后20天禁止性生活,如果同房可以口服避孕藥。但口服避孕藥后,需要注意陰道流血的情況,因為有些女性口服緊急避孕藥后會出現撤退性的出血,而且口服避孕藥可能影響下次月經來潮。人工流產后10天左右就可以恢復正常的排卵,如果同房,建議選擇有效的方式進行避孕。因為流產時間短,如果過早的同房,容易增加感染的幾率,導致陰道炎、子宮內膜炎、盆腔炎的發生,所以如果在可以的范圍內,盡量禁止性生活。建議流產后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或在流產后口服短效的避孕藥,以有利于子宮內膜的恢復,以及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01:42
-
一類致癌物的食物有哪些?首先食物比如中藥中的馬兜鈴酸、咸魚、咸菜、黃曲霉素、烤魚等等,還有酒精、檳榔、隔夜菜、含鉻的大米、未煮熟的魚、田螺等等。日常接觸的一類致癌物有哪些呢?主要是福爾馬林、甲醛、二手煙、紫外線、天然大理石、一氧化碳、煙塵、皮革、塵埃,還有就是空氣污染以及x光等。語音時長 00:52”
-
二類致癌物有哪些?二類致癌物主要是指我們平時吃的油條、炸薯條這些經過高溫處理的食物,還有就是炒菜用的發霉的生姜,霉變的食物以及可樂、瀝青,還有就是汽車使用的含鉛的汽油,造成的一種城市的污染都屬于二類致癌物。還有兩類就是三類四類致癌物,三類四類致癌物對人體致癌研究的不多,也就是還不是很明確,主要引起注意的就是一類和二類致癌物。語音時長 00:54”
-
肺炎疫苗是一類疫苗嗎病情分析:這類疫苗不屬于一類疫苗,屬于二類疫苗,不是國家免費的,是公民自己自愿打的,屬于自費的。意見建議:二類疫苗盡量不建議打,因為也不是絕對免疫的,而且疫苗還會出現很多反應的。平時多喝水,注意休息,保證睡眠,避免熬夜,避免過度勞累,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水果,忌食辛辣冷刺激性食物,戒煙限酒,堅持鍛煉身體,提高身體免疫力。
-
一類疫苗有哪些一類疫苗一般有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白破疫苗。甲肝疫苗,流腦疫苗,乙腦疫苗,麻腮風疫苗,也已經納入國家免疫的計劃,對適齡兒童進行常規的接種。其他在重點地區對重點人群可以進行出血熱疫苗的接種等。具體可以因當地的情況咨詢當地的疾控部門。
-
2a類致癌物是什么意思2A類致癌物是對人體致癌的可能性較高的物質或混合物,在動物實驗中發現充分的致癌性證據,對人體雖有理論上的致癌性,而實驗性的證據有限的意思。2A類致癌物在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致癌物清單,共81種,比如丙烯酰胺、黃曲霉素、亞硝胺等,常見于薯片、薯條、速溶咖啡、黃豆、花生豆、咸菜等食物中。還可存在
-
酒精是幾類致癌物一般情況下,酒精屬于一類致癌物。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而當酒精進入人體內后,經過代謝會產生乙醛,乙醛則可以和體內的DNA結合,容易影響基因突變。出現基因突變后,可能導致體內細胞死亡,出現身體抵抗力下降,使身體出現炎癥或病癥,從而增加癌癥的發生。因此酒精歸屬于一類致癌物。在飲酒后要注意多喝水來提高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