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一個慢性病,是一個終身性的疾病,目前的醫學無法根除,只能終身治療。通過藥物治療,以及生活方式的綜合管理,將血壓控制達標,不出現并發癥才是正確之道。
1、高血壓的治療,包括生活方式調整和藥物治療。生活方式干預措施的降壓效果有限,真正的高血壓還需要使用藥物治療。
2、高血壓是一個慢性病,是一個終身性的疾病,目前的醫學無法根除,只能終身治療。通過藥物治療,以及生活方式的綜合管理,將血壓控制達標,不出現并發癥才是正確之道。
3、降壓治療的原則是平穩降壓,降壓藥應按時口服,而不能按需口服。按需用藥的結果是,高了降下來,停了再升高,血壓總是處于忽高忽低的波動中,而心梗、腦梗、腦出血等并發癥大多數是在血壓波動的情況下發生的。
臨床上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有些患者,血壓高了,開始服用降壓藥,用了一段時間血壓恢復正常,便停了藥,結果血壓又重新升高;
還有的患者,血壓高了就服藥,正常了就停藥,等血壓高了再用,結果血壓總是忽高忽低。
前一種情況多見于年輕人,后一種情況多見于老年人。不過,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這兩種做法都是非常錯誤的。
他們都有普遍擔心的問題:
我又沒什么不舒服,為什么要用藥?
我這么年輕就開始用藥,用到什么時候才能到頭,難道要吃一輩子?
降壓藥的副作用那么多,長期吃藥,把腎吃壞了怎么辦?
難道高血壓就不能根治嗎?
高血壓必須控制,否則長期的高血壓,會導致心梗、腦梗、腦出血、腎衰竭等心腦腎并發癥,這已經眾所周知,我就不再解釋。
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生,是遺傳因素與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共同作用的結果。遺傳基因改變不了,許多人的生活習慣也很難改變,對有些病程較長的高血壓患者而言,即使調整了生活習慣,血壓也不能恢復正常。
高血壓的治療,包括飲食控制、運動、減肥和藥物治療等。
通過飲食控制、運動和減肥,也可以降低血壓。
比如理論上每日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g,可降血壓2-8mmHg;
體重每減10kg,可降血壓5-20mmHg;
堅持中等強度的運動,可降血壓4-9mmHg;
限制飲酒,可降血壓2-4mmHg。
但這些生活方式干預措施的降壓效果有限,真正的高血壓還需要使用藥物治療。
對新發生的1期高血壓(血壓值不超過診斷標準10mmHg),而且不合并有糖尿病、高脂血癥、抽煙等心血管危險因素者,可以先調整生活方式,比如減鹽、減重、戒酒等非藥物療法治療;如果非藥物療法無效,可啟動藥物治療;如果同時合并有心血管危險因素,那一旦確定高血壓的診斷,就應該在調整生活方式的同時,積極啟動藥物治療。
首先,應樹立高血壓需要終身管理的理念。高血壓是一個慢性病,是一個終身性的疾病,目前的醫學無法根除,只能終身治療。通過藥物治療,以及生活方式的綜合管理,將血壓控制達標,不出現并發癥才是正確之道。
第二,高血壓不是肺炎,降壓藥也不是抗菌素。肺炎由細菌引起,抗菌素消滅了細菌,肺炎就能夠治愈,抗菌素就可以停藥。而高血壓的發病機制改變不了,只能長期維持用藥。
第三,降壓治療的原則是平穩降壓,降壓藥應按時口服,而不能按需口服——血壓高了吃、血壓正常了停。用降壓藥后血壓正常了,是藥物作用達到的一種平衡,停藥,意味著平衡被打破,血壓肯定就會再次升高。
降壓治療的歷史有80年,先后出現過許多降壓藥。
目前臨床上使用的5種一線降壓藥:利尿劑、地平類(CCB)、沙坦類(ARB)、普利類(ACEI)和β-受體阻斷劑,都是大浪淘沙的結果,療效肯定,副作用都已經很小。即使降壓藥有一定的副作用,但與高血壓的危害比微乎其微。孰輕孰重,毋庸多言。
每一種降壓藥都有固定的藥物半衰期,作用維持時間基本上也是固定的。其中氨氯地平類、沙坦類和普利類都是長效藥,一天一次服藥即可。每天按時吃藥,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是穩定的,對血壓的控制也是平穩的。而按需用藥的結果是,高了降下來,停了再升高,血壓總是處于忽高忽低的波動中,而心梗、腦梗、腦出血等并發癥大多數是在血壓波動的情況下發生的。
我一直在和患者講,對待高血壓就如同對待近視眼。眼睛近視了,怨天尤人沒用,哭天搶地更沒用。老老實實的戴上眼鏡,將視力矯正正常,不影響工作生活就OK了。降壓藥就是近視患者的眼鏡,戴一輩子眼鏡的確不方便,可誰讓咱近視呢?
高血壓患者,這么吃藥很危險,你還再做嗎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為你推薦
-
高血壓患者如何危險分層高血壓患者根據他的血壓水平的高低,是否有糖尿病,或者是是否有其他心血管的危險因素,或靶器官的損傷還有并發癥,把他分成低危、中危、高危和極高危四個危險層次。它分別代表了高血壓十年內,心腦血管出現的概率。低危它是小于15%,中危是在15%到20%之間,高危在20%到30%之間,極高危是大于30%。其中用于分層的,其他心血管的危險因素呢,包括第一個是年齡,男子男性是大于55歲,女性大于65歲。第二,有沒有糖尿病。第三,吸煙不吸煙。第四是膽固醇,就是血脂的一種膽固醇,是否大于他的標準,就是5.72毫摩爾每升。最后一個是家族中,有沒有早發心腦血管疾病的遺傳病史。靶器官的損害包括,第一個是通過心電圖或彩超,是否有左心室肥厚的表現。第二點,尿常規有沒有蛋白尿,或者是血肌酐有沒有升高。第三點就是超聲或X線,證實有沒有動脈粥樣斑塊的形成,包括頸動脈、股動脈和主動脈、髂動脈等等。第四個是有沒有視網膜動脈的,局灶或廣泛的狹窄,這是它的靶器官的損害。并發癥主要是由心臟的疾病、腎臟的疾病、腦血管的疾病,還有重度的高血壓性視網膜的病變,還有血管的疾病,根據這幾大類來確定他的低危、中危、高危和極高危的屬性。02:49
-
妊娠高血壓危險嗎說到危險,妊娠高血壓疾病是非常危險的。你如果沒有很好的治療,它是要死人的。因為妊娠高血壓疾病,在全世界范圍內它是引發孕產婦死亡的前三位重要因素之一。它也不危險,為什么這樣說,就是如果你很好的治療了。如果你把它的并發癥降到最低了,如果血壓維持到一個正常的環境下,那它就不危險,它只是一個妊娠的并發癥而已,你只要積極治療。沒有并發癥孩子宮內安全的,很多的妊娠高血壓疾病還能自產、自然分娩的。它從母兒的外源講它都是要命的,它一定是危險的。如果是積極治療它就是不危險的。01:05
-
孕早期高血壓很危險嗎孕早期高血壓是否危險主要是看血壓的升高程度,如果血壓確實比較高的話,肯定是比較危險的。還有這幾種類型的孕婦即使血壓比較低,也有可能是比較危險的。比如初孕婦年齡小于20歲或者是大約40歲,雙胎多胎的孕婦,有高血壓易感的因素,遺傳因素的女性,有血管性疾病,腎病或者是糖代謝異常的女性,還有就是超重或者是營養不良的女性,曾經重度子癇前期不明原因,胎死宮內或胎盤障礙等都是比較危險的類群,因此這幾類孕婦是比較危險的。語音時長 01:11”
-
高血壓患者懷孕能吃藥嗎高血壓患者懷孕以后如果通過生活方式的改善,血壓不能恢復正常,也可以選擇降壓藥物進行治療。當然在懷孕以后出現高血壓,首先選擇的治療措施是生活方式的改善,包括低鹽低脂肪飲食,戒煙限酒,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情緒緊張激動,多吃些蔬菜和水果。如果通過這些措施血壓能夠恢復正常,就不要使用降壓藥物,如果血壓升高明顯,這些措施不能使血壓恢復正常,就可以選擇降壓藥物,避免由于高血壓引起的并發癥發生,當然在懷孕階段,降壓藥物的選擇要慎重,要選擇既能降壓,又不會對胎兒生長發育造成影響的藥物,常用的有拉貝洛爾、甲基多巴或者硝苯地平。以上方案僅供參考,具體藥品使用請結合自身情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用藥。語音時長 01:17”
-
孕早期高血壓很危險嗎病情分析:孕早期高血壓是否出現危險,要看血壓的升高程度,如果血壓確實比較高的話,肯定是有一定危險性的。另外,危險程度也要考慮以下因素,比如年齡小于20或者是大于40歲的初孕婦、雙胎或多胎的孕婦、有高血壓易感的因素的女性,以及有血管性疾病、腎病或者是糖代謝異常等疾病的女性,還有體重過高或者是營養不良的女性,曾經患有重度子癇前期且不明原因的女性,都是有一定危險性的。意見建議:如果孕婦在孕早期患有高血壓,應注意控制一下日常生活的飲食調理,需要多吃清淡的食物,以新鮮的蔬菜水果為主,而且還要注意控制飲食,避免吃高脂肪、高膽固醇、油炸、刺激性的食物。
-
高血壓患者如何危險分層高血壓病患者的預后和治療方案,不僅要考慮血壓水平,還要考慮到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如血壓水平、年齡、是否吸煙等,靶器官損害如左心室是否肥厚、頸部動脈是否有斑塊等,相關的臨床情況如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腎陽疾病等,并根據這幾項因素合并存在時,對心血管事件絕對危險的影響,作出分層,分為三類:低危、中危和高危。
-
孕早期高血壓很危險嗎孕早期高血壓是否危險主要是看血壓的升高程度,如果血壓確實比較高的話,肯定是比較危險的。還有這幾種類型的孕婦即使血壓比較低,也有可能是比較危險的。比如初孕婦年齡小于20歲或者是大約40歲,雙胎多胎的孕婦,有高血壓易感的因素,遺傳因素的女性,有血管性疾病,腎病或者是糖代謝異常的女性,還有就是超重或者是營
-
高血壓后腦疼很危險嗎輕度高血壓患者后腦疼一般是不危險的,而如果是重度高血壓患者后腦疼,很容易導致患者出現腦出血,則是比較危險的。1、正常情況下,如果患者屬于輕度的高血壓,并且出現了后腦疼的癥狀,一般可以通過β受體阻斷劑、鈣離子拮抗劑等降壓藥物來進行治療,等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之后,后腦疼的癥狀通常也可以得到緩解改善。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