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有時候月經的顏色可能會發黑,不要過于驚慌,這種情況是比較常見的,以下是關于月經顏色發黑的一些可能原因及應對措施的筆記。
一、可能原因
宮寒
宮寒的女性體內堆積了很多寒氣,導致子宮血液遇寒后流動速度變慢,經血久久不能排出,淤積時間越長,經血顏色越容易變黑。
婦科疾病
陰道炎:陰道炎癥加重可能會引起陰道不規則出血,使經血顏色發黑。
子宮內膜炎:該疾病可能會造成女性生殖道粘膜感染、黏連,導致經血發黑、下腹疼痛等癥狀。
不良生活習慣
腹部受涼:女性在經期如果腹部受涼,可能會影響經血的排出,使經血顏色加深。
刺激性食物:經期吃寒涼及辛辣刺激的食物,可能會導致內分泌紊亂,使經血顏色發黑。
二、應對措施
藥物治療
宮寒患者可考慮使用溫經止痛膏治療,此藥物是由12味中藥材配伍而成的,其中,當歸可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白芍能祛風除濕;川芎能活血止痛,除風燥濕;丹參可活血祛瘀、調經止痛;吳茱萸散寒止痛,諸藥配伍得當,可發揮溫經散寒、祛瘀止痛的功效,患者遵醫囑用藥后能夠去除體內寒氣,促進瘀血消散,以此來緩解來月經顏色發黑的癥狀。此藥物一般是在月經期前兩日開始貼在神闕穴(肚臍眼)、關元穴、兩側歸來穴,使用是比較方便的,作用也更直接。如有生育需求,建議在咨詢醫生后遵醫囑用藥。
存在陰道炎、子宮內膜炎等婦科疾病的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頭孢氨芐膠囊、甲硝唑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改善生活習慣
經期做好腹部保暖,適當增添衣物,避免受涼。飲食以溫熱、易消化的食物為主,避免吃寒涼及辛辣刺激的食物。保持規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和不良情緒。
調整情緒
保持積極的情緒,促進血液循環,讓氣血更好地流動,有助于減少經血淤積的情況。
月經顏色發黑可能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為了改善這一情況,女性需要改善生活習慣、藥物治療、調整情緒等多方面的努力。如果伴有身體異常不適,建議及時就醫,盡早接受規范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