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在診室里,我遇到了一位35歲的女性患者。患者告訴我,她一直感到尿頻、尿急,小便時還有輕微的刺痛感。聽完患者的描述,我初步判斷她可能患有尿路感染。為了確認診斷,我為她進行了尿常規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她的尿液中白細胞數量明顯增多,這是尿路感染的典型表現。在確認診斷后,我向患者解釋了她的病情,并告訴她需要服用抗生素來治療感染。在這個過程中,患者詢問是否可以服用呋喃妥因腸溶片,因為她聽說這種藥物對尿路感染有效。
我解釋說,出現尿路感染是否可以吃呋喃妥因腸溶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判斷,如果是大腸埃希菌、腸球菌屬、葡萄球菌屬以及克雷伯菌屬、腸桿菌屬等細菌所致尿路感染,通常可以吃。如果是其他細菌所致的尿路感染,通常不可以吃。
如果患有尿路感染,配合醫生服用藥物治療的同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增加水分攝入:每天至少喝8杯水(約2升),保持尿液清澈,有助于沖刷尿道,減少細菌滋生。可以在起床后、餐前餐后、工作間隙等時段均勻分配飲水時間。
2、避免長時間憋尿:每3-4小時排尿1次,無論是否有尿意。因為長時間憋尿容易導致細菌在尿道內繁殖,不利于恢復。
希望通過分享這次經歷,讓更多的人了解尿路感染的治療方法,同時也提醒大家,如果需要服用藥物治療疾病,一定要嚴格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