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腳腫考慮是營養不良、下肢靜脈曲張、腎小球腎炎、肝硬化、心力衰竭等原因引起的,一般掛營養科、血管外科、腎內科、肝病科、心內科等。老人身體出現不適后,需要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1、營養不良:
如果老人長期挑食或者厭食,容易導致體內的多種營養元素缺乏,還會使血漿中的滲透壓降低,從而引起水腫,可以掛營養科,醫生會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提供專業的營養建議。比如調整飲食習慣,攝入水果、蔬菜、肉類、奶類以及蛋類等食物。
2、下肢靜脈曲張:
該病會因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導致血液在下肢靜脈中淤積,使老人出現腿腫、腳腫等現象,屬于血管外科的常見疾病,可以在醫生的操作下通過靜脈瓣膜修復術的方法治療。術后要注意休息,避免長時間站立或者行走。
3、腎小球腎炎:
如果患有該疾病,腎小球濾過功能受損,可能有蛋白尿、水腫等現象,可以掛腎內科,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免疫學檢查、超聲檢查等,也可以遵醫囑服用氫氯噻嗪片、環磷酰胺片、醋酸潑尼松片等藥物治療。為了防止藥物刺激胃腸道,可以在飯后一小時左右服用。
4、肝硬化:
患有該病后,肝臟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導致身體的排泄功能受到影響,當體液在腳部堆積后,可能會引起腫脹,可以到醫院的肝病科就診,必要時需要遵醫囑服用替米夫定片、恩替卡韋分散片、拉米夫定片等藥物治療。用藥時不可以吃冰淇淋、辣椒、肥肉等食物,否則會影響藥效發揮。
5、心力衰竭:
此疾病會導致心臟的泵血功能下降,還會導致血液的回流受阻,進而出現下肢水腫,屬于常見的心臟疾病,因此可以掛心內科,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馬來酸依那普利片、酒石酸美托洛爾片、螺內酯片等藥物治療。以上藥物可以用40℃左右的溫水送服,避免使用冰水或者開水。
由于老人的年齡較大,平時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吸煙喝酒,也要勞逸結合,還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