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腫脹是常見的并發癥,處理方法主要包括冷敷、壓迫包扎、抬高患肢、藥物治療以及適度的功能鍛煉。
一、冷敷
骨折后立即進行冷敷,可有效減少出血、減輕腫脹和緩解疼痛。但需注意,冷敷時間不宜過長,以防凍傷。
二、壓迫包扎
用繃帶或紗布對骨折部位進行適當壓迫,能夠減少出血和組織液的滲出,從而減輕腫脹。
三、抬高患肢
將骨折的肢體抬高,以利于靜脈回流,這也是減輕腫脹的有效方法。
四、藥物治療
1、非處方止痛藥:如布洛芬,可用于緩解輕至中度的疼痛和消炎。
2、處方藥:對于較為嚴重的疼痛和腫脹,醫生可能會開具處方藥物,如塞來昔布,它具有更強的鎮痛和抗炎作用。
3、中成藥:如云南白藥等,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適用于骨折后的輔助治療。
需注意,藥物治療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避免不當使用。
五、適度的功能鍛煉
在疼痛和腫脹得到一定緩解后,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適度的功能鍛煉,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消腫。
綜上所述,骨折后腫脹的處理需要綜合運用冷敷、壓迫包扎、抬高患肢、藥物治療及功能鍛煉等多種方法,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患者應根據自身情況,及時就醫,并嚴格遵循醫囑進行康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