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頸椎病是頸椎部位及其所引起的各種病理狀態,它是因頸椎退行性改變引起頸椎管或椎間孔變形、狹窄,刺激或壓迫頸部脊髓、神經根、交感神經造成其結構或功能性損害所引起的臨床表現。
患者的工作性質不同,所承受的不同程度負荷、損傷,頸部會逐漸出現椎間盤變性的情況,是造成頸椎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如果早期及時治療,頸椎病是可以治愈的。
對癥用藥建議:
頸椎病主要癥狀:
1、頸肩痛,放射至頭枕部和上肢出現手腳麻木、肌肉變硬等情況。
2、少數患者有眩暈、視力模糊,或一側面部發熱、出汗異常、惡心等癥狀。
3、病情嚴重者雙下肢活動受影響,大小便失禁、甚至截癱等。
對癥治療:
1、消炎鎮痛類藥物:布洛芬、雙氯芬酸等。
2、肌肉松弛類包括:鹽酸乙哌立松等。
3、營養神經類包括:甲鈷胺、維生素B族等。
飲食注意:
1、清淡飲食,易消化忌油膩厚味。
2、每日三餐,規律進食,避免饑一頓飽一頓的不規律飲食。
3、合理搭配,均很營養,以富含鈣、蛋白質、維生素B、維生素C和維生素E的飲食為主。
4、戒煙戒酒避免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