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胃癌的一般情況
胃癌是全世界以及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占消化道腫瘤的首位,占全部惡性腫瘤的第三位,雖然近30年來胃癌的發病在世界范圍內有明顯的下降的趨勢,但在我國胃癌的死亡率仍占各種腫瘤的首位。胃癌多見于男性,發病隨年齡增長迅速增加,多集中在55歲以上,僅5%的患者年齡是在30歲以下。我國胃癌男性患者遠較女性患者為多,其比例約為3~4∶1。我國每年死于胃癌約16萬人。
2 胃癌的常見的致病因素
●遺傳因素:胃癌有家族性聚集的傾向。研究發現,與胃癌病人有血緣關系的親屬,其胃癌發病率較親屬無胃癌患者的普通人高4倍。血型與胃癌也有一定關系,A型血人的患胃癌的危險度比其他血型的人高20%~30%。
●環境因素:胃癌的發病有明顯的地域性差異。我國胃癌發病的地理分布,以東部、西北部為最高,往東經甘肅河西走廊,陜北、寧夏、內蒙、遼寧,然后沿海邊南下到膠東半島及江浙一帶,形成我國胃癌的高發地帶。
●飲食因素:飲食因素是胃癌發病中最主要因素。長期食用熏烤、腌制食品的人群中胃癌的發病率高,這些食品中致癌物質含量較高,如冰島為胃癌的高發國家,居民多以漁業為生,有食用熏魚、熏羊肉的習慣,近30年來,冰島居民食用新鮮食品增加,熏制食品減少,胃癌發病率呈明顯下降趨勢。
●胃部疾患:胃癌的部分患者是由原有胃部病變惡化而致,易發生胃癌的胃病有以下幾種:①胃息肉,②慢性萎縮性胃炎,③胃部分切除后殘留的胃,④胃潰瘍,⑤胃幽門螺旋菌(HP)感染。
3 預防最關鍵
目前來講預防主要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一是設法控制和排除可疑的致癌因素,消除病因后,發病率自然會下降,這是遏制胃癌的第一道防線。
二是通過定期體檢或對高危人群定期隨訪檢查,已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根據北京市胃癌發病登記資料隨訪結果來看,胃癌病人能活5年以上者僅有14%,而早期胃癌手術后5年存活率能達到90%以上,但我國目前早期胃癌確診率只有4.1%,多達42.4%的病人診斷時已到晚期,所以早期診斷這條防治胃癌的第二道防線也非常重要。
●第一道防線
§ 注意飲食衛生 避免多食刺激性食物,節制飲酒,定時吃飯,杜絕暴飲暴食,這樣有助于減少胃炎和胃潰瘍的發生,因為胃炎和胃潰瘍是胃癌的危險因素。
§ 冷凍保鮮 不論在胃癌高發的日本、北歐。還是在胃癌的低發地區,自從使用食物的冷凍保鮮后,胃癌的發病均在持續下降。日本研究發現家庭電冰箱占有率越高,胃癌的發病率就越低,國家目前提倡的家電下鄉,相信有助于冰箱的普及,相應對預防胃癌也有利。
§ 避免高鹽飲食 高鹽飲食可破壞胃粘膜的粘液保護層,保護層損傷后胃粘膜裸露,不但易受到直接損傷,而且容易接觸到致癌物質,因此應該減少食物中鹽的含量,每日鹽量攝入以6克左右為宜,同時低鹽還有助于預防高血壓,一舉兩得,何樂不為。
§ 經常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及水果 世界各地的研究一致表明:新鮮蔬菜、水果具有預防胃癌的保護作用,經常食用新鮮蔬菜的人患胃癌的相對危險性要降低30%~70%,含有特殊物巰基的新鮮蔬菜,如大蒜、大蔥、韭菜、洋蔥、蒜苗也具有降低胃癌發病的作用。比如我國山東省蒼山縣盛產大蒜和蒜苗,胃癌發病率就較低,是長江以北的最低發縣。
§ 食用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 瑞典科學家對8萬多名瑞典成年人的飲食和健康狀況進行了長達八年的跟蹤調查后發現,維生素A能有效阻止和抑制癌細胞的增生和擴散,對預防胃腸道癌的作用尤其顯著。對于胃癌患者而言,維生素A能幫助接受化療的病人降低癌癥的復發率,另外還能改變癌細胞膜的通透性,促進抗癌藥進入癌細胞中,進而提升治療效果。番茄、胡蘿卜、菠菜、辣椒、和魚肝油及乳制品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
§ 積極治療胃潰瘍及萎縮性胃炎 對于長時間不愈合的胃潰瘍和重度不典型增生的萎縮性胃炎,以及多發息肉或直徑大于2cm的單個息肉,采取手術治療。
● 第二道防線
在健康的人群中進行胃癌普查,是早期發現胃癌的重要途徑,也是降低胃癌死亡率的有效措施,因為只有早期胃癌才有治愈的可能。目前胃癌的普查還沒有非常好的手段。日本從1960年開展胃癌普查40余年來,取得了巨大成績。胃鏡檢查是比較可靠檢查方法,對于高危人群、有胃部疾患的人還是應該優先采用,但其費用較高,有一定痛苦,不容易普及。應用X線造影檢查,也是一種較常用的方法,近年來以胃液、血清等篩查胃癌正在研究中,隨著醫學的發展,相信能找到經濟簡便可靠地方法。
胃癌作為一種惡性腫瘤,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生活,但胃癌的發病也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習慣,筑好防治胃癌的兩道防線,肯定會對胃癌的發病有一定的威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