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藥物性肝損傷(DILI)是指由各類處方或非處方的化學藥物、生物制劑、傳統中藥、天然藥、保健品、膳食補充劑及其代謝產物乃至輔料等所誘發的肝損傷。按照病程的長短,可以分為急性DILI和慢性DILI。患病后會有惡心、食欲減退、厭油、黃疸、發熱、乏力等癥狀。
急性DILI:
急性DILI是指病程在6個月以內的藥物性肝損傷。臨床表現通常無特異性,且潛伏期差異很大,短的可為1至數日,長的可達數月。大多數患者可無明顯癥狀,僅有血清ALT、AST及ALP、GGT等肝功能指標不同程度的升高。部分患者可表現為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厭油、肝區脹痛等消化道癥狀。淤膽明顯者可有全身皮膚黃染、大便顏色變淺和皮膚瘙癢等等。少數患者還可出現發熱、皮疹甚至關節酸痛等過敏表現,還可能伴有其他肝外器官損傷的表現,病情嚴重的還可能出現肝衰竭。
慢性DILI:
慢性DILI是指病程超過6個月,血清ALT、AST、ALP及總膽紅素仍持續異常或存在門靜脈高壓或慢性肝損傷的影像學和組織學證據。在臨床上可表現為慢性肝炎、肝纖維化、代償性和失代償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慢性肝內膽汁淤積和膽管消失綜合征等。少數患者還可出現肝臟腫瘤等,且容易并發腹水、黃疸、肝臟腫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