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慢性胃炎時,胃黏膜上皮轉變為含有帕內特細胞或杯狀細胞的小腸或大腸黏膜上皮組織,稱為腸上皮化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特別是在高齡人更為多見。
關系:
慢性萎縮性胃炎常伴有腸化,腸化是胃黏膜損傷的一種指標,也是慢性萎縮性胃炎的重要上皮變化。有人統計腸化合并萎縮性胃炎者占65.5%,而且隨著年齡增長而上升,隨著萎縮區的擴大,腸化也增加。腸化與萎縮性胃炎部位分布也基本一致,以胃竇部出現率為最高,其次是體竇移行部位,由于萎縮性胃炎并腸上皮化生與胃癌發生關系密切,故臨床上對此種病人應引起高度重視,長期隨訪,定時復查,以防癌復發。
指導建議:
萎縮性胃炎伴腸化生是一個慢性化過程,患者除堅持連續治療外,還需注意精神調攝,心情放松樂觀;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規律飲食,忌暴飲暴食,慎食辛辣、煙酒,少食糯米制品,多進食含優質蛋白質及鐵豐富的食物,進食新鮮綠葉蔬菜,如番茄、油菜、菠菜、胡蘿卜等。進食肉汁及濃肉湯有助于胃液分泌。避免高脂肪食物,高脂肪食物、酒、糖類、巧克力會使括約肌放松,造成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