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腸絞痛一般6個月以后會好。
嬰兒腸絞痛是指有些嬰兒會出現突然性大聲哭叫,可持續幾小時,也可陣發性發作。哭時嬰兒面部漸紅,口周蒼白,腹部脹而緊張,雙腿向上蜷起,雙足發涼,雙手緊握,抱哄喂奶都不能緩解,而最終以哭得力竭、排氣或排便而停止,這種現象通常稱為嬰兒腸絞痛。這是由于嬰兒腸壁平滑肌陣陣強烈收縮或腸脹氣引起的疼痛,是小兒急性腹痛中最常見的一種,常常發生在夜間,多半發生在6個月以內的嬰兒,并多見于易激動、興奮煩躁不安的嬰兒,因此嬰兒腸絞痛一般6個月以后會好。
由于嬰兒各系統器官功能發育都不完善,免疫功能比較低,體溫調節功能也比較差,因此平時要合理照顧嬰兒。當嬰兒腸絞痛發作時,應將嬰兒豎抱頭伏于肩上,輕拍背部排出胃內過多的空氣,并用手輕輕按摩嬰兒腹部,亦可用布包著熱水袋放置嬰兒腹部使腸痙攣緩解。如嬰兒腹脹厲害,則用小兒開塞露進行通便排氣,并密切觀察嬰兒,如有發熱、臉色蒼白、反復嘔吐、便血等應立即前往醫院檢查,不可耽擱診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