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一般指的是發熱,12歲孩子發熱39℃可能是急性胃腸炎、細菌性感冒、病毒性感冒、支氣管炎、肺炎等原因引起的,可以通過物理降溫、口服藥物的方式改善。
1、急性胃腸炎:
當機體感染致病菌后,會影響機體的免疫系統,導致體溫升高,出現發熱的情況,可以使用低于患者體溫的毛巾,反復擦拭身體的大血管部位,比如頸部兩側、腋下以及腹股溝等,可以幫助身體散熱,達到退熱的效果。
2、細菌性感冒:
當細菌侵入機體后,會導致身體的免疫力低下,引起發熱的情況,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頭孢克肟顆粒、布洛芬顆粒、阿莫西林顆粒等藥物治療,能夠起到消炎和退熱的效果,可以使用40℃的溫水沖服。
3、病毒性感冒:
如果自身免疫力比較低下,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以及巨細胞病毒,對體溫調節中樞造成刺激,引起體溫調節中樞紊亂,出現發熱的情況,可以使用冷毛巾擦拭額頭、腋下等部位,幫助身體散熱,也可以遵醫囑服用磷酸奧司他韋顆粒、利巴韋林顆粒、蒲地藍消炎口服液等藥物治療。
4、支氣管炎:
由于炎癥因子持續刺激,會導致體溫調定點上移,引起發熱,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阿奇霉素顆粒、氫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急支糖漿等藥物治療,這些藥物可以在飯后半小時服用。
5、肺炎:
細菌抵達下呼吸道后滋生繁殖,引起肺泡毛細血管充血,導致肺部發生感染性炎癥,患者通常會出現發熱、咳嗽、咳痰等癥狀,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通過注射用頭孢曲松鈉、注射用阿奇霉素、鹽酸莫西沙星注射液等藥物治療,使用藥物時需要嚴格遵醫囑,不可以私自更改藥物劑量。
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的休息,不可以長時間熬夜,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可以選擇雞蛋、豆腐、魚肉等,可以補充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