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皮膚瘙癢可能是不注意衛生、過敏、蚊蟲叮咬、濕疹、股癬等原因引起,建議患者及時就醫,可以控制病情持續加重。
1、不注意衛生:
不經常洗澡或者不換衣物,容易使皮膚上的污垢增多,還會出現脫皮、瘙癢等癥狀,一般在洗澡或者更換衣物后,癥狀會自行消失,無需用藥治療。
2、過敏:
如果本身屬于易過敏體質,接觸花粉或者動物皮毛后,會使血管的通透性發生改變,還會出現瘙癢、紅斑等過敏反應,可以遵醫囑服用依巴斯汀片、馬來酸氯苯那敏片、氯雷他定片等藥物治療。
3、蚊蟲叮咬:
長期處于污染嚴重的環境中,局部皮膚可能受到蚊蟲叮咬,在局部釋放大量毒液后,可能有紅腫、瘙癢等癥狀,可以遵醫囑使用風油精、紅霉素軟膏、清涼油等藥物治療。
4、濕疹:
經常穿過緊的衣物可能誘發濕疹,患病后皮膚屏障受到損傷,還會發生炎癥性反應,在皮膚上出現丘疹、紅斑等癥狀,還會伴有瘙癢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鹵米松乳膏、復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等藥物治療。
5、股癬:
通常由皮膚癬菌感染引起,在炎癥的不斷刺激下,可能使局部出現明顯的瘙癢感,可以遵醫囑服用伊曲康唑膠囊、鹽酸特比萘芬片、氟康唑膠囊等抗真菌藥物治療。
治療期間需要保持患處清潔干燥,不可以用手過度抓撓,也要穿著寬松柔軟的衣物,有利于身體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