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臨床指的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在中醫中通常為胸痹、厥心痛等病癥的范疇,中醫認為該病與心、脾以及腎等臟器關系密切。可以通過服用藥物、針灸等方法治療。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屬于一種西醫病名,主要是因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所引起的,會導致心肌供血和供氧不足,使患者出現胸痛、心悸、呼吸困難等癥狀。該病與中醫學中的胸痹以及厥心痛等病癥相似,中醫認為此疾病的發生與飲食失調、寒邪內侵、勞倦內傷、年邁體虛有關。中醫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方法主要包括服用藥物,常用的藥物主要包括速效救心丸、復方丹參滴丸、通心絡膠囊等,應用藥物后有助于改善心臟部位的血液循環,從而促使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改善。
除了可以遵醫囑服用藥物外,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通過針灸的方法輔助治療,常用的穴位主要包括膻中穴、心俞穴、內關穴等,通過針灸的方法可以起到疏通經絡的作用,對改善病情有幫助。患者在恢復期間應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身體恢復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