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紅熱是由乙型A群溶血性鏈球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也可以引起扁桃體炎、丹毒、風虛熱、心內膜炎以及局部感染。一般在一周內多并發急性中耳炎、先耳痛、高熱、耳中脹滿,繼而溢出膿性分泌物,有時在發病四周后患兒可無特殊表現而出現耳流膿。
敗血癥型腥紅熱病發的中耳炎發展迅速,在極短的時間內即可有中耳及乳突的壞死,甚至出現顱內并發癥。猩紅熱也可以并發急性鼻竇炎,出現劇烈頭痛、流大量膿涕、鼻塞、嗅覺減退,還可以出現嚴重的上頜骨骨髓炎,可導致頜骨壞死、面部畸形。
猩紅熱患者本身多有咽部炎癥、扁桃體紅腫,并有時有偽膜形成,一般呈黃白色點狀且容易擦掉,以此與白喉鑒別,猩紅熱也可并發喉炎、喉頭水腫甚至引起喉頭梗阻,出現嚴重的吸氣性呼吸困難、吸氣性喉鳴以及吸氣性三凹征,個別患兒可因此窒息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