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腎虧虛在中醫臨床上通常指的是脾腎陽虛證,是指脾腎陽虛,溫化失職,虛寒內生,以黎明前腹痛泄瀉,大便中摻雜沒有完全消化的食物,小便不利,全身浮腫,面色蒼白發亮,形寒肢冷,腰、膝、下腹冷痛明顯,舌頭淡胖,舌苔白滑等一派寒象癥狀為主。
脾腎陽虛證多是因為貪食生冷寒涼食物、穿衣不注意保暖等不良生活習慣引起,因此在調理時,建議從改善生活飲食習慣入手,如少吃冰淇凌、生三文魚等生冷寒涼食物,天冷時及時加衣保暖,增加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保證睡眠時間,減少熬夜等。如果個人調養一段時間后效果欠佳,建議盡快選擇臨床手段進行調理。
臨床調理脾腎陽虛證,以用藥為主,因為傳統的中藥湯劑辨證煎煮過程比較費事、費力,且口感較苦,導致患者的用藥依從性較低,所以,建議患者可以在專業的醫師或藥師指導下服用中成藥,比如常用的固精補腎丸。該藥脾腎雙補,固養結合,不含海龍、鹿茸等動物性燥熱成分,不會出現上火等“虛不受補”的癥狀,可以按療程服用。
如需用藥,或者想要了解更多的專業用藥知識,可以咨詢專業的醫生或者藥師,在其指導下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