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炎藥不能吃超過七天可能是怕產生耐藥性、胃黏膜受損、腸道菌群失調、肝功能受損、腎功能受損等。若出現身體不適癥狀,應該立即就醫。
1、產生耐藥性:
長期吃消炎藥會導致病原微生物對消炎藥的敏感性降低,產生耐藥性,從而影響治療疾病的效果。用藥7天后若沒有效果,應該遵醫囑停用藥物或者更換藥物。
2、胃黏膜受損:
消炎藥對胃黏膜的刺激性較強,長期吃會導致胃黏膜受損,易引起胃痛、惡心等癥狀,甚至會引發胃出血。服用藥物時應避免空腹。
3、腸道菌群失調:
消炎藥在殺滅腸道致病菌的同時,也會殺滅腸道中的有益菌,長期吃會導致腸道有益菌降低,引起腸道菌群失調,從而影響腸道的蠕動功能,易引起消化不良的癥狀。可以遵醫囑服用乳酸菌素片、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活菌片、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等藥物進行調理。
4、肝功能受損:
吃進去的藥物需要通過肝臟代謝,長時間使用羅紅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可能會加重肝臟負擔,造成肝功能受損。可以遵醫囑服用甘草酸二銨腸溶片、護肝片、硫普羅寧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5、腎功能受損:
慶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等氨基糖苷類抗生素,長期大量使用,可能會損害肝臟,引起蛋白尿、血尿等癥狀。可以遵醫囑服用環磷酰胺片、他克莫司膠囊、黃葵膠囊等藥物進行治療。
在服用任何藥物之前,都應該到醫院咨詢醫生,而且要嚴格遵醫囑按照正確的用法用量進行使用,以免對身體產生不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