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部也可能長息肉。子宮息肉,醫學上稱為子宮內膜息肉,是婦科常見的一種良性病變。它主要是由于子宮內膜局部過度增生所致,表現為突出于子宮腔內的單個或多個光滑腫物。
1、成因:子宮內膜息肉的形成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但不限于內分泌失調、炎癥刺激、高血壓、肥胖以及長期應用他莫昔芬等。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子宮內膜的異常增生,進而形成息肉。
2、癥狀:多數子宮內膜息肉患者可能無明顯癥狀,僅在盆腔檢查或超聲檢查時偶然被發現。有癥狀者常表現為異常子宮出血,如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或不規則陰道出血等。大型息肉或突入頸管的息肉,還可能繼發感染、壞死,引起惡臭的血性分泌物。
3、診斷與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診斷主要依靠超聲檢查,治療則視息肉的大小、位置及患者的癥狀而定。小型無癥狀的息肉可定期隨訪觀察,而大型或有癥狀的息肉則可能需要通過宮腔鏡手術進行摘除。
4、藥物治療:在某些情況下,醫生也會考慮使用藥物治療,如黃體酮、地屈孕酮等孕激素類藥物,或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曼月樂環),以減少息肉的復發。
5、預防與護理:預防子宮內膜息肉的關鍵在于維持內分泌平衡,避免長期的炎癥刺激。對于已經患病的患者,術后護理也非常重要,包括定期隨訪、注意個人衛生以及避免過度勞累等。
綜上所述,子宮內部確實可能長出息肉,但通過合理的預防和治療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其發展和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