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細菌性腸炎,指的是腸道細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種疾病,屬于兒童群體中常見的一種疾病,當兒童患病之后,會出現的癥狀有腹痛、腹瀉,嚴重的小兒細菌性腸炎,可能會引起低鉀血癥、低鈣血癥和代謝性酸中毒等并發癥。
如果發現孩子可能患有了小兒腸炎,需要暫時禁食,如果大量腹瀉可以增加水分的攝入,之后迅速去醫院治療即可。
治療建議:
小兒細菌性腸炎,現在非常多的小孩子都會患,已經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疾病,并不算嚴重。一般孩子患有腸炎之后,會急性出現腹痛、腹瀉等癥狀,之后經過服用藥物以及細心護理之后,大概都可以在一個星期之內能夠痊愈。但是也有少部分患者腹瀉等癥狀太嚴重導致脫水,還有部分患者會出現發燒不斷的現象,這種就已經算是比較嚴重的腸炎了。
如果孩子在患病期間拉肚子拉的比較嚴重,而且伴隨發燒時,可以服用蒙脫石散,四磨湯,左氧氟星沙星等藥物進行治療,同時家長需要及時給患者補充水分,避免出現脫水。
護理及飲食注意:
(1)孩子平時的飲食上,一定要注意衛生清潔,如果是以母乳或者奶粉為主的孩子,奶制品一定要注意保存,不要給孩子吃存放太久的母乳或者奶粉,同時孩子用于吃東西的奶瓶、碗碟等,都需要在每次使用完畢之后用開水燙一下。
(2)孩子吃水果等食物之前,一定要將食物洗干凈,如果是吃帶皮水果,需要先將水果削皮之后再吃。
(3)從小養成孩子的衛生習慣,讓孩子學會飯前便后洗手,平時也要養成勤洗手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