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動脈血管閉塞癥,一種常見的中老年疾病,主要由動脈粥樣硬化引起。其典型癥狀包括下肢腫脹、疼痛、皮膚發紅及肢體近端發黑等。為有效防治此病,需了解其癥狀、掌握防治措施。
下肢動脈血管閉塞會導致患肢血供不足,出現怕冷、麻木、活動后易疲勞等癥狀。隨著病情發展,患者可能間歇性跛行,即行走時因疼痛而需休息。到了靜息痛期,即便休息也會感到疼痛,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在防治方面,生活習慣的調整至關重要。戒煙是首要措施,因煙草中的有害物質可導致血管收縮。合理飲食同樣重要,應減少高脂食物攝入,多食用蔬菜水果,如洋蔥、胡蘿卜和芹菜等。此外,適量運動如快走、慢跑等,能增強血管彈性,促進血液循環。
藥物治療方面,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等,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預防血栓形成。血管擴張劑則能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癥狀。但需注意,藥物治療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避免不當使用。
下肢動脈血管閉塞癥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通過調整生活習慣、合理用藥及定期體檢,我們能有效降低患病風險,保障身體健康。如有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尋求專業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