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血常規是很多疾病診斷當中都要用到的一種檢查項目,目前多數醫院檢查血常規都是用機器完成的,機器檢測后出來的結果經常會用字母表示檢查項目。
其中RBC表示紅細胞計數,WBC表示白細胞計數,DC表示白細胞分類計數,HB表示血紅蛋白測定,PLT表示血小板計數。
血常規常識:紅細胞計數減少是貧血的表現,常見于各種失血性疾病、造血不足性疾病,比如各種出血,包括急慢性失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營養不良性貧血,都會出現紅細胞計數減少。血紅蛋白和紅細胞計數增多和減少的意義相似。
紅細胞增多常見于缺氧性疾病,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因大汗,嘔吐等原因造成的血液濃縮。居住在高原地區的人群,也會出現紅細胞增多,但這屬于正常的現象。
白細胞增多常見于細菌感染性疾病、少數病毒感染性疾病、組織損傷等。白細胞減少,常見于某些病毒感染、再生障礙性貧血、化療及放療患者、肝硬化等。
血小板計數增高常見于某些急性感染、某些白血病以及早期惡性腫瘤。血小板計數降低常見于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破壞增多的疾病也會引起血小板減少,比如DIC、脾功能亢進。
注意事項:1.血常規檢查一般半小時左右就可以出結果,病人需要做多項檢查時,可以先去做其它出結果速度比較慢的項目。
2.抽血前應該放松心情,過于緊張的情緒對于抽血不利,會增加采血的難度。
3.為了得到更準確的結果,查血常規前應該空腹十二小時,查血的前一天晚上不要吃過于油膩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