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洞口老有分泌物考慮是皮膚正常分泌物,也有可能是過敏、外耳道炎、分泌性中耳炎、化膿性中耳炎等原因引起,需要就醫治療。
1、皮膚正常分泌物:
如果長時間沒有清理局部,可能會導致皮膚正常的分泌物不斷堆積,從而老是有分泌物,屬于正常的生理現象。需要定時使用棉棒清理,然后使用碘伏消毒,預防局部發炎。
2、過敏:
如果對佩戴的耳飾過敏,會導致局部皮膚出現發紅、腫脹、疼痛等癥狀,伴有分泌物流出。需要遵醫囑服用鹽酸左西替利嗪片、特非那定片、鹽酸非索非那定片等藥物治療,服用藥物時需要使用溫水送服,不可以使用熱水,否則會影響藥物吸收。
3、外耳道炎:
是發生在外耳道部位的炎癥,會出現分泌物增多、瘙癢等癥狀,不治療可能會導致局部出現囊腫。需要遵醫囑使用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紅霉素軟膏等藥膏治療,本藥物主要是均勻的涂抹在局部皮膚,能夠被身體完全吸收。
4、分泌性中耳炎:
是中耳積液以及中耳非化膿性炎癥,會出現壓力下降、耳鳴、耳痛等癥狀,不治療可能會導致分泌物清洗耳洞口,引起增多。需要遵醫囑服用鹽酸左氧氟沙星片、頭孢克肟膠囊、羅紅霉素膠囊等藥物治療,用藥后能夠幫助病情恢復,但是需要注意藥物劑量。
5、化膿性中耳炎:
屬于炎癥性疾病,癥狀表現為耳漏、鼓膜穿孔、聽力損傷等,嚴重時可能會導致局部化膿,出現分泌物。可遵醫囑服用諾氟沙星膠囊、鹽酸莫西沙星片、頭孢氨芐膠囊等藥物治療,服用藥物時需要注意藥物療程,不可以私自更改。
日常生活中需要做好局部皮膚清潔衛生,當出現分泌物時,需要及時清理干凈,否則會影響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