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腹瀉的概述
急性腹瀉是指我們排便的次數比平時多,且糞便較往常稀薄,呈水樣或含有膿血的情況,它通常起病比較急、病程短、每日排便次數超過10次,且糞便呈糊狀、水樣,這種情況常見于急性感染性疾病。
對癥處理建議:1、若患者出現急性腹瀉的癥狀,同時伴有頻繁嘔吐,這時應該讓患者禁食,并充分補充水分,如服開水、湯類等。
2、若患者只是輕微的腹瀉,可讓其服用黃連素藥物。
3、若患者出現腹瀉癥狀且伴有膿血便,這時應該將其排泄物進行石灰處理。
4、若患者嘔吐及腹瀉嚴重,我們應該立即將其送往醫院就診。
急性腹瀉病因及預防:一、急性腹瀉常見于急性腸道感染:如病毒、細菌、真菌等感染。這就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食品的衛生安全,切勿進食過期變質的食物。
二、急性中毒:首先是細菌性食物中毒,存放于冰箱中的食品一定要經過加熱后再食用,以免引發細菌性食物中毒。其次是毒物,如河豚、魚膽等,凡進食此類食物出現腹痛、腹瀉者,應立即戒食。
三、急性全身感染。如傷寒、副傷寒、敗血癥、霍亂等。
生活中,一定要加強注意衛生習慣和飲食習慣,保護機體和胃腸道功能的正常,不飲生水,盡量少喝飲料,不食變質腐爛的食物,減少外出就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