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會引發多種并發癥,其中糖尿病足是較為常見的一種。糖尿病人的腳底,通常會出現以下幾種癥狀:
一是感覺異常。由于神經病變,糖尿病患者可能會感到腳底麻木、刺痛、燒灼感或疼痛。這種感覺異常往往會導致患者對足部的損傷不敏感,容易忽視小傷口或磨損,進而增加感染風險。
二是皮膚干燥和皸裂。高血糖狀態會使皮膚逐漸失去水分,導致皮膚干燥,嚴重時可出現脫屑、皸裂,尤其是在冬季,癥狀更為明顯。
三是形態改變。長期糖尿病可能引起足部骨骼和關節的變化,如拇指外翻、足弓塌陷等,這些變化會增加足部的壓力點,容易造成潰瘍。
在治療方面,除了嚴格控制血糖外,醫生還可能會推薦使用阿司匹林腸溶片、前列地爾注射液等藥物來改善血液循環,并叮囑患者注意足部的日常護理,如穿著合適的鞋襪、定期修剪指甲、保持足部清潔干燥等。
此外,對于已經出現嚴重并發癥的患者,可能還需要采取更為復雜的治療措施,如血管手術、傷口清創、使用特殊敷料等。
需要強調的是,每位糖尿病患者的情況都是獨特的,治療計劃應根據個人情況量身定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密切關注足部狀況,一旦發現異常,應立即就醫,以免延誤治療。同時,遵醫囑用藥,積極控制血糖,是預防糖尿病足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