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鈣血癥是指血清中的鈣離子濃度低于正常范圍,其診斷主要依賴于血液生化檢查,并結合臨床癥狀進行。治療時需根據病因采取相應的補鈣措施及針對原發病的治療。
一、診斷要點
1、血液檢查:通過檢測血清中的鈣離子濃度,若總鈣低于2.25mmol/L,或游離鈣低于1.10mmol/L,即可診斷為低鈣血癥。
2、臨床癥狀:患者可能出現手足抽搐、肌肉痙攣、口周和指尖麻木及針刺感等癥狀,嚴重時可能出現喉與支氣管痙攣、呼吸困難甚至窒息等。
二、處理方法
1、急性癥狀處理:對于出現急性低鈣血癥癥狀的患者,應立即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或氯化鈣以迅速提高血鈣濃度。
2、長期治療:針對慢性低鈣血癥,可口服鈣劑和維生素D制劑,如碳酸鈣、檸檬酸鈣及維生素D3等。
3、治療原發病:對于由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等特定疾病引起的低鈣血癥,應積極治療原發病。
4、飲食調整:增加富含鈣質的食物攝入,如奶制品、豆制品等。
5、定期監測:定期檢測血鈣水平,以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低鈣血癥的診斷與治療需綜合考慮臨床表現和生化指標,通過合理的治療方案,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