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規檢查一般能夠初步篩查出多種潛在疾病,包括貧血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統疾病等。通過血液中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關鍵指標的檢測,醫生可以判斷患者的健康狀況。
貧血性疾病是血常規檢查的重要篩查對象。當紅細胞或血紅蛋白水平低于正常范圍時,可能提示患者存在貧血,如缺鐵性貧血或巨幼細胞性貧血等。
感染性疾病也可通過血常規得以發現。白細胞總數的增多或減少,常作為判斷細菌或病毒感染的重要依據。例如,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增多,可能提示細菌感染;而淋巴細胞增多則可能與病毒感染相關。
血液系統疾病如白血病、紫癜等,也可通過血常規中的異常細胞計數和形態變化進行初步判斷。
當身體出現炎癥性疾病時,白細胞計數和C反應蛋白等指標會反映炎癥程度,有助于風濕性疾病、炎癥性腸病等的診斷。
凝血功能障礙也可通過血常規中的血小板計數和凝血指標來評估,幫助診斷出血性疾病或血栓性疾病。
在診斷過程中,醫生可能會根據血常規結果,結合患者癥狀,開具相應藥物,但是藥物的使用都需嚴格遵循醫囑,以確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