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趾關節腫疼可能是鞋子不適、外傷、甲溝炎等原因引起,可通過日常護理、藥物治療的方法進行緩解。
1、鞋子不適
如果鞋子不合適,長時間走路后很容易反復磨損腳趾,導致腳趾關節出現腫脹的現象。平時應該多注意休息,可以選擇寬松舒適的鞋子。
2、外傷
如果腳趾部位的關節受到撞擊或擠壓后,可導致局部的肌肉和韌帶等軟組織出現損傷,進而出現腫脹、疼痛等現象。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塞來昔布膠囊、雙氯芬酸鈉緩釋片、洛索洛芬鈉片等藥物進行緩解。
3、甲溝炎
甲溝炎一般是由腳趾發生細菌感染引起的一種炎癥性疾病,受炎癥刺激,患者可出現局部腫脹以及疼痛的癥狀。可以遵醫囑外用夫西地酸乳膏、紅霉素軟膏、莫匹羅星軟膏等藥物進行治療。
除上述因素外,也可能是由拇外翻、骨折、痛風等因素導致的,若出現不適癥狀,應及時前往醫院檢查明確具體病因,并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促進病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