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骨髓細胞學檢查通常表現為原始細胞占全部骨髓有核細胞≥30%或≥20%。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細胞的惡性克隆性疾病,發病時骨髓中異常的原始細胞及幼稚細胞(白血病細胞)大量增殖,蓄積于骨髓并抑制正常造血,廣泛浸潤肝、脾、淋巴結等髓外臟器。臨床上將急性白血病分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細胞白血病。臨床上常表現為貧血、出血、感染和浸潤等征象。骨髓細胞學檢查是診斷急性白血病的基礎,一般表現為原始細胞占全部骨髓有核細胞≥30%或≥20%,Auer氏小體(奧氏小體)可見于急性髓細胞白血病。患者常常伴有染色體異常和基因改變。
化療是治療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手段。化療可分為誘導緩解治療和緩解后治療兩個階段,其間可增加強化治療、鞏固治療和中樞神經預防治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