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黏膜出血可能是環境干燥、鼻外傷、鼻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原因引起,可以通過調整環境、外用藥物、口服藥物、手術等方法來修復。一旦出現鼻黏膜出血的情況后,需要及時就醫進行規范治療。
1、環境干燥:
如果室內的環境過于干燥,加上飲水量不足,會導致鼻腔黏膜缺乏水分,容易引起毛細血管破裂,從而出現出血的癥狀。可以多飲水,并在室內放入加濕器,將室內的濕度調整在40%~60%。
2、鼻外傷:
如果經常摳鼻孔,會導致鼻部黏膜受損,引起毛細血管破裂,平時禁止摳鼻孔,可以使用生理鹽水對鼻腔進行沖洗,能夠去除鼻腔的分泌物,也可以起到抗菌的作用。
3、鼻炎:
如果鼻部黏膜長期受到炎癥的刺激,會導致鼻黏膜出現炎癥性病變,引起流鼻涕、打噴嚏的癥狀,嚴重者還會出現鼻出血、疼痛的癥狀。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口服鼻炎康片、阿莫西林膠囊、香菊膠囊等藥物治療,服用藥物時可以選擇飯后用溫水送服。
4、鼻中隔偏曲:
該病的發生與外傷或先天發育異常有關,鼻中隔會偏向一側或兩側,還會引起鼻腔功能障礙,比如鼻塞、頭痛、鼻出血等,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選擇鼻中隔黏膜下矯正術治療。術后應保持鼻腔清潔,定期使用碘伏對傷口進行擦拭消毒處理。
5、鼻息肉:
在慢性炎癥的刺激下會導致鼻腔黏膜異常增生,隨著鼻息肉的逐漸增長,可能會出現破潰出血的情況。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選擇鼻息肉切除術治療,在術后應保持鼻腔清潔,可以定期使用棉簽,清除鼻腔內的分泌物。
在治療疾病期間,不可以過度擤鼻涕,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物,同時適當的做一些有氧運動,能夠增強自身體質,對身體恢復也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