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不是一下子得的。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所引起的慢性傳染性疾病。它的形成通常需要一定的時間,一般是由于身體免疫力下降,在接觸到結核分枝桿菌后,細菌在體內繁殖,逐漸發展為肺結核。早期可能沒有明顯癥狀,隨著病情發展,才會出現咳嗽、咳痰、午后低熱、盜汗等表現。
治療肺結核常采用抗結核藥物,如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治療要遵循早期、規律、全程、適量、聯合的原則,通常需要持續治療數個月,以確保徹底殺滅細菌,防止復發。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多休息,避免勞累。飲食方面,要保證營養均衡,多攝入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如雞蛋、牛奶、蔬菜等,增強身體抵抗力。同時,要注意室內通風,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場所,以免傳染給他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咳嗽、打噴嚏時遮住口鼻,不隨地吐痰。
總之,肺結核是一種逐漸發展的慢性疾病,經過規范治療和良好護理,大多數患者能夠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