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結石與膽囊炎是常見的膽道疾病,兩者經常并存。它們的典型癥狀包括腹痛、惡心嘔吐、發熱、黃疸及腹部脹滿。這些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需要及時就醫診治。
一、癥狀表現
1、腹痛:膽結石常引發右上腹陣發性銳痛,可放射至右肩或背部;膽囊炎則表現為右上腹持續性疼痛,疼痛程度較為劇烈。
2、惡心嘔吐:兩者均可刺激胃腸道,導致患者頻繁惡心、嘔吐,影響食欲。
3、發熱:膽囊炎患者常出現發熱,這是機體對炎癥的反應之一;膽結石若引發感染,亦可導致發熱。
4、黃疸:當結石阻塞膽道或膽囊炎癥波及膽管時,膽汁排泄受阻,患者會出現皮膚、鞏膜黃染。
5、腹部脹滿:由于膽汁分泌不足或排泄不暢,患者常感腹部脹滿不適。
二、藥物治療
針對膽結石與膽囊炎,藥物治療主要集中在緩解癥狀和促進結石排出。常用的藥物包括:
1、抗炎藥物:如布洛芬,用于減輕炎癥反應,緩解疼痛。
2、解痙藥物:如阿托品,可緩解膽道平滑肌的痙攣,降低疼痛。
3、溶石藥物:例如熊去氧膽酸,主要用于溶解膽固醇結石。
4、膽汁分泌促進劑:如苯巴比妥,能增加膽汁分泌,幫助結石排出。
但需注意,藥物治療僅為輔助手段,對于癥狀嚴重或結石較大的患者,應及時考慮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