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緒愉快。愉快的飲食情緒與營養一樣重要。專家發現,當情緒舒暢時進餐,各種消化液分泌增加,吃起飯來味香可口,一方面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另一方面有利于血糖的穩定。如果心情不舒暢時,食物嚼之無味,食欲明顯下降。這是因為不良的情緒抑制攝食中樞,而波動的情緒可以引起交感神經興奮,促進糖原分解,以致血糖水平升高,對糖尿病患者是不利的。所以,患者在進餐時應該保持愉快的情緒。在飯桌上不要生氣、惱怒,不議論使人不悅的事情,要養成健康的進食習慣。
二,飲食有節。內經上說飲食有節,勿使過之,傷其正也。這句話說明饑飽無度、暴飲暴食是糖尿病飲食之大忌。因為進食過多,不僅加重胰島B細胞的負擔,而且容易提前出現并發癥,得不償失。所以,每次進餐不宜吃得太飽,要常帶三分饑,適量進食,定時定量,這樣的飲食習慣既可以減輕胰島功能的負擔,又可以防止肥胖和其他并發癥的發生。
三,進食多樣化。
四,要細嚼慢咽。
五,不偏食。
六,飲食要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