膿毒血癥是一種嚴重的全身性感染,其血常規檢查中,關鍵指數包括白細胞計數(WBC)、中性粒細胞比例(NEU%)、血小板計數(PLT)以及C-反應蛋白(CRP)等。這些指數的變化對于膿毒血癥的診斷、病情監測和治療方案制定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白細胞計數通常會升高,尤其在細菌感染時,白細胞作為免疫系統的第一道防線,其數量會顯著增加以對抗病原體。
中性粒細胞比例的增加也是膿毒血癥的典型表現,中性粒細胞是殺滅細菌的主要力量,其比例升高反映了體內細菌感染的嚴重程度。
血小板計數在膿毒血癥中可能會減少,這可能與感染引發的凝血功能異常有關,血小板的減少可能增加出血風險。
C-反應蛋白是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其水平在感染時會迅速上升,是判斷感染程度和治療效果的重要指標。
在治療膿毒血癥時,針對上述血常規指數的變化,醫生通常會采用多種抗生素聯合用藥,如頭孢菌素、氟喹諾酮類、碳青霉烯類等,以迅速控制感染。同時,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可能還會使用抗凝藥物如肝素,以及支持治療如輸注血小板等,來全面改善患者的血常規指標,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