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吃奶粉24小時沒有大便考慮是吸收效果好、沒有及時喂水、奶粉濃度過高、消化不良、腸梗阻等原因所引起的,可以通過一般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的方式改善。
1、吸收效果好:
如果新生兒的胃腸功能比較好,在吃奶粉以后對奶粉中的成分吸收效果比較好,腸道內通常不會有太多的食物殘渣停留,因此會出現沒有大便的現象。這種情況屬于正常現象,如果新生兒不伴有其他不適癥狀,通常無需做特殊治療。
2、沒有及時喂水:
正常情況下,如果進行的是母乳喂養,而母乳中的水分含量比較高,通常不需要再給新生兒喂水。但是奶粉中的水分含量比較低,如果沒有及時給新生兒喂水,就會影響胃腸消化,因此會沒有大便。此時可以使用硅膠材質的小勺,或者是使用奶瓶,給新生兒適當的喂一些溫開水,有助于加快身體的代謝速度。
3、奶粉濃度過高:
如果在給新生兒沖奶粉的時候,并沒有按照合適的比例來沖,添加的水過少,而且奶粉比較多,就會增加奶粉的濃度,導致奶粉在胃腸道內停留時間過長,因此也會沒有大便。建議家長在給新生兒沖奶粉的時候,一定要按照奶粉上的說明書,選擇合適的比例進行沖調。
4、消化不良:
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與喂養不當、腹部著涼等因素有關,此類因素均會導致胃腸蠕動減慢,可能會引起沒有大便,還可能會出現腹瀉、腹痛、腹脹、哭鬧不安等癥狀。此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應用健胃消食顆粒、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地衣芽孢桿菌活菌顆粒等藥物進行治療,可以調理胃腸功能,有助于不適癥狀得到緩解。
5、腸梗阻:
主要考慮與腸粘連或腸狹窄等因素有關,患病后會引起哭鬧不安、腹部脹痛、肛門停止排氣或排便等。此時需要立即停止給新生兒喂奶粉,并且在醫生操作下進行手術治療,能夠解除腸梗阻。
家長平時應對新生兒進行加強護理,給新生兒創造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一旦發現新生兒出現不適癥狀,應及時帶其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