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稀通常是指排稀水便。一天排稀水便四五次可能是飲食不當、消化不良、急性胃腸炎、細菌性痢疾、潰瘍性結腸炎等原因引起的,可以通過一般治療、物理治療、藥物治療等方法進行改善。建議及時就醫,查明原因后及時治療。
1、飲食不當:
如果吃的過多過于寒涼的食物,比如冰鎮西瓜、雪糕、冰棍等,會對腸黏膜造成刺激,引起大便次數增多,呈水樣,可伴有腹痛癥狀。建議多喝些溫開水,并用熱水袋對腹部進行熱敷,能夠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有助于改善癥狀。
2、消化不良:
經常暴飲暴食會加重胃腸負擔,影響胃腸功能,導致大便不成形,呈稀水樣,可伴有惡心、嘔吐、反酸等癥狀。可以遵醫囑服用多潘立酮片、多酶片、胃蛋白酶顆粒等藥物進行治療,能夠促進食物消化。應該及時改善飲食習慣,以清淡飲食為主,可以熬制小米粥喝,有助于病情的恢復。
3、急性胃腸炎:
若吃了不潔凈的食物,容易導致胃腸感染,誘發急性胃腸炎,炎癥刺激可引起腹瀉、腹痛、排稀水便,可伴有發熱、乏力等癥狀。可以遵醫囑服用鹽酸左氧氟沙星膠囊、諾氟沙星膠囊、鹽酸環丙沙星片等藥物進行治療,能夠消除炎癥,緩解癥狀。建議飯前便后洗手,并保持正常飲食清潔。
4、細菌性痢疾:
主要是痢疾桿菌感染引起,會導致腸道黏膜發生炎性病變,主要有腹痛、腹瀉、排黏液膿血便、排稀水便等癥狀,可伴有發熱。可遵醫囑使用注射用阿莫西林鈉、注射用頭孢曲松鈉、注射用阿奇霉素等藥物進行治療。靜脈滴注以上藥物時,不要隨意亂動,以免導致針頭偏移。
5、潰瘍性結腸炎:
與精神緊張、遺傳等因素有關,會導致結腸黏膜發生炎性缺損,可引起稀水便或黏液膿血便,通常會伴隨腹痛、腹瀉等癥狀。可以遵醫囑服用美沙拉秦腸溶片、柳氮磺吡啶腸溶片、醋酸潑尼松片等藥物進行治療。應用藥物時不可隨意更改藥物劑量,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涼,也應該注意休息,不要過度勞累,以免影響身體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