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高血壓,也稱為緩進性高血壓,其病變過程可分為三期如功能紊亂期、動脈病變期、內臟病變期。
在功能紊亂期,患者主要出現高血壓的初期癥狀,如頭暈、心悸等,這是由于動脈血管收縮、痙攣導致的血壓上升,此階段還未出現明顯的器官損害。
隨著病情的發展,進入動脈病變期,這一階段以細小動脈硬化為基本病變。細小動脈發生玻璃樣變,管壁增厚,管腔狹窄甚至閉塞,這是良性高血壓的特征性病變。患者可能出現更為明顯的高血壓癥狀,需要開始藥物治療,如使用利尿劑如氫氯噻嗪,β受體阻滯劑如酒石酸美托洛爾,或是鈣通道阻滯劑如尼群地平來控制血壓。
若高血壓持續不加控制,將會進入內臟病變期,此期可累及心、腦、腎等重要器官,出現相應的缺血性改變。如心臟可能因長期高血壓而肥厚、擴大,甚至發生心力衰竭;腦部可能發生腦水腫、微小動脈瘤等病變;腎臟則可能出現腎小球纖維化、玻璃樣變,腎功能逐漸減退。在這一階段,除了常規的降壓藥外,還可能需要針對具體器官損傷進行治療,如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卡托普利來保護心臟和腎臟功能。
總的來說,良性高血壓的病變分期反映了病情的發展過程,早期發現和控制對于預防并發癥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