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抑郁癥一般可以分為肝氣郁結證、氣郁化火證、痰氣郁結證等證型。通常可以根據患者的癥狀進行辨證論治。
1、肝氣郁結證:通常是由情志失調、外感風邪等因素引起,容易導致肝臟和血液運行不暢,容易影響到肝的疏泄功能,導致氣機在體內郁滯,通常會出現精神抑郁、胸部脹滿、胸部疼痛的癥狀。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疏肝理氣丸、丹梔逍遙丸、柴胡疏肝丸等藥物治療,疏通肝臟氣機后,可以改善不適癥狀。
2、氣郁化火證:通常是由于精神壓力過大,情志不暢等原因導致,情志不遂,會引起肝郁氣滯,久而化火,容易使患者出現情緒暴躁、頭暈、頭痛、口干的癥狀。可以對身體進行順時針按摩,通過按摩能夠疏通經絡,可以改善氣滯淤堵情況,也可以遵醫囑服用龍膽瀉肝丸、牛黃清火丸、蒲郁膠囊等藥物治療。
3、痰氣郁結證:通常是由憂思過度所引起的,日久傷脾,會導致脾失健運,引起痰濁內生,容易出現咳嗽、咳痰、胸脅脹滿的癥狀。可以使用針灸針刺患者的合谷穴、內關穴、太沖穴等,能夠起到疏肝理氣的作用。
患者在治療期間應放寬心態,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同時適量運動,對促進疾病恢復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