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篩查,也稱為唐氏綜合征產前篩選檢查,是一種通過抽取孕婦血液,檢測母體血清中甲型胎兒蛋白、絨毛促性腺激素和游離雌三醇的濃度,并結合孕婦的年齡、體重、孕周等方面來判斷胎兒患先天愚型、神經管缺陷的危險系數的檢測方法。
進行唐氏篩查的最佳時間是懷孕15至20周。這一時段,胎兒的生化指標較為穩定,且母體的生理狀態也相對平穩,能夠提供較為準確的檢測結果。過早或過晚進行篩查,都可能影響結果的準確性。在進行唐氏篩查時,醫生可能會考慮使用一些輔助藥物以提高檢測的準確性。例如,可使用適量的鎮靜劑如地西泮,以確保孕婦在采血過程中保持平穩的情緒;在必要時,也會使用抗凝劑如肝素,以防止血液過快凝固,影響檢測結果;另外,為了預防采血后可能出現的感染,醫生還可能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類藥物。
進行唐氏篩查時,還需注意確保孕婦處于空腹狀態,以獲得更準確的生化指標。避免在孕婦情緒波動大或身體疲勞時進行采血。采血前應詳細詢問孕婦的過敏史,避免使用可能引起過敏反應的藥物。采血后應密切觀察孕婦的反應,確保無不良反應發生。對于篩查結果,應結合其他產前診斷方法進行綜合判斷,以提高診斷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