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前期癥狀常見的有咽痛、盜汗、惡心、發熱等,要引起重視。
艾滋病又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是由于機體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而引發的全身性疾病。感染HIV的人是本病的傳染源,包括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主要存在于傳染源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腦脊液、胸腹水、羊水和乳汁中,其傳播途徑包括性接觸傳播、母嬰垂直傳播、經血液或血制品傳播。大多數患者在初次感染HIV的2-4周可出現相關癥狀,如咽痛、盜汗、惡心、嘔吐、腹瀉、發熱、關節疼痛、淋巴結腫大等,全身皮膚黏膜還可出現紅點、紫斑等,一般無需特殊處理,可以自行消退。
人體如果感染HIV,通過檢測HIV的抗原、核酸或者抗體都可以判斷是否感染,常見的是檢測HIV的抗體,通常需要2-12周的時間能被檢測出來,但是大多數人在4-6周的時候,血液當中就已經產生了針對HIV的抗體,就可以檢測出來,臨床一般以12周為上限,如果12周還查不出來,基本可以排除艾滋病。如果確診艾滋病,患者應積極治療,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替諾福韋、拉米夫定、齊多夫定等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