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的癥狀一般有少氣懶言、頭暈耳鳴、乏力、自汗、氣短、胸悶、活動后氣促等。
氣虛的形成主要與身體素質差、長期久病、過度勞累、飲食不節、情志失調等因素有關,患病后會導致機體的某些功能活動低下或衰退,也會導致抗病能力減弱,多表現為氣短、少氣懶言、頭暈耳鳴、自汗、胸悶、活動后氣促、失眠多夢、食欲減退、舌淡苔白等。當患者出現上述癥狀后,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黃芪顆粒、生脈飲、參苓白術散等藥物進行治療,能夠使患者臨床癥狀減輕。
除了可以通過用藥治療外,還可以通過針灸療法、推拿、拔罐以及刮痧等方法輔助治療。平時還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作息規律,保證充足睡眠,不可以過度勞累或熬夜。飲食也應以清淡為主,避免吃辣椒、生姜以及大蒜等辛辣食物,及時戒煙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