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心絞痛分為穩定型心絞痛、不穩定型心絞痛和變異型心絞痛。
1、穩定型心絞痛
發病機制是在冠狀動脈固定狹窄的基礎上,在某些觸發因素的作用下,心臟功突然增加,心肌耗氧量急劇增加,已經狹窄的冠狀動脈無法及時提供足夠的血液來滿足心肌的代謝需求,導致心肌缺血,引起心絞痛癥狀。
2、不穩定型心絞痛
發病機制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由于冠狀動脈中不穩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繼發性病變,心肌血流量明顯減少,部分心肌缺血加重,導致心絞痛癥狀。這種癥狀主要表現為胸骨后疼痛或緊繃,也可能向肩部和背部放射。
3、變異型心絞痛
主要由冠狀動脈痙攣和管腔狹窄引起,導致嚴重的胸痛,甚至心電圖變化和心肌損傷。
如果患者出現任何不適現象,需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治療。平時注意多休息,避免過度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