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西醫,在治療骨髓炎腫脹時,使用利尿劑來改變和干擾機體滲透壓,緩解病患組織的炎性水腫,以達到改善局部血供困難的目的。利尿劑作用于腎臟,增加電解質和水的排出,改變機體的滲透壓,促進病患組織細胞失水,而消除水腫的情況。
不可否認的是,利尿劑的副作用是很大的,可以造成心律失常,低血鉀癥,特別是肝腎的損害。如果不斷加大利尿劑的劑量,非但不能達到理想的利尿效果,而且會增加對腎臟的毒副作用,造成腎中毒,而且局部水腫對于整個機體的大環境也極為不利。
那么,可以使用靶位體液滲透療法改變這一傳統理念,沒有利尿劑的使用,只是將純中藥制劑外敷在病灶區域,能夠由表入里無損傷地液體化排出壞死組織,僅從病患部位或創腔,將處于軟組織的膿性分泌物,以機體的津液為載體,把其引于體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