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久治不愈,需綜合考慮治療方案、生活習慣及心理狀態等多方面因素。針對個體化的綜合治療是提高療效的關鍵。
患者需嚴格遵醫囑,規范用藥。常用的治療藥物有抑酸劑,如奧美拉唑、雷尼替丁,它們能有效減少胃酸分泌,緩解胃炎癥狀。同時,配合使用胃黏膜保護劑,如硫糖鋁、枸櫞酸鉍鉀,可在胃黏膜上形成保護層,防止胃酸及胃蛋白酶的進一步侵蝕。若有幽門螺桿菌感染,還需采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進行根除治療。
改善生活習慣至關重要。患者應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飲料,如辛辣、油膩、酒精、濃茶等。定時定量進餐,不要過饑過飽,以免加重胃的負擔。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適當的運動,也有助于提升胃黏膜的修復能力。
心理因素同樣不容忽視。慢性胃炎患者常伴有焦慮、抑郁等情緒問題,這些負面情緒會影響疾病的康復。因此,患者應學會調節情緒,必要時可尋求心理咨詢師的幫助。
此外,定期隨訪和復查是確保治療效果的重要環節。通過胃鏡檢查,可以及時了解胃黏膜的修復情況,以便醫生調整治療方案。
綜上所述,慢性胃炎久治不愈時,應從規范治療、改善生活習慣、調節心理狀態以及定期隨訪等多方面入手,綜合施治,方能取得良好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