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癱針灸加入中藥外用法,通常是使用針灸配合中藥外用,可以起到祛風通絡,疏調經筋的作用,可有效縮短面癱的治療療程,提升其治療效果。
針灸治療面癱時,通常根據患者的癥狀取穴,以取局部穴位為主。眼周穴位,如攢竹、魚腰、陽白、頭維、絲竹空、瞳子髎等;口周穴位,如地倉、頰車、迎香、下關等;耳后穴位,如翳風、阿是等。再取上肢合谷穴,下肢太沖穴以疏通經氣。另外,依據患者發病原因,還應適當配穴,如風寒外襲,可配風池、風府;風熱侵襲,可配外關、關沖;氣血不足,可配足三里、氣海。
建議采用中藥外敷法治療面癱時,通常取祛風通絡的中藥,如白芷、白僵蠶、草烏、馬錢子等,研磨成粉后加入介質調成糊狀,貼于陽白、太陽、頰車、牽正、下關、地倉等穴位,稍加按壓,每次貼3-5個左右的穴位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