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老公發現自己在排便時感到疼痛和不適,有時還會出現便血的情況。起初,他以為這只是輕微的便秘或上火,并沒有太在意。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癥狀逐漸加重,疼痛也越來越難以忍受。我決定陪他去醫院進行檢查,經過醫生一系列的檢查,被診斷為痔瘡。在得知這一診斷后,我們非常擔心,痔瘡會不會發生癌變。
我們就將自己的疑問告知了醫生,醫生給我們做了詳細的解答,接下來給大家簡單說一說。
醫生告訴我們痔瘡屬于一種常見的肛門疾病,患病之后會出現便血、痔瘡脫出、排便困難、排便疼痛的癥狀,但是痔瘡并不會直接癌變,癌變是細胞異常增生形成惡性腫瘤的過程,和痔瘡沒有直接的關系。
雖然痔瘡不會癌變,但如果長期不治療會引起感染、出血等情況,會給生活帶來影響。醫生給老公開了藥物,有槐角丸、復方角菜酸酯乳膏,也可以遵醫囑使用清火梔麥片、醋酸氯己定痔瘡栓等,遵醫囑規范應用藥物一段時間后,不適癥狀明顯減輕了。
在老公的這次患病經歷,我也總結出了以下幾點日常護理措施,對改善痔瘡有幫助。
1、溫水坐浴:每天晚上老公都會使用40℃的溫水清洗肛門皮膚,并使用消毒后的毛巾蘸取局部的水分,保持肛門皮膚干燥清潔,對于加快身體恢復也有幫助。
2、調整飲食:在患痔瘡期間沒有讓老公飲酒,也戒掉了辣椒、麻辣火鍋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在平時吃了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芹菜、菠菜、香蕉、火龍果等,烹飪方式選擇的是清炒或清燉。
最后,我想對大家說,痔瘡雖然是一種常見疾病,但只要我們關注身體信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配合治療,就能夠有效預防和控制痔瘡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