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一般正常成人安靜狀態下測量血壓,如果收縮壓低于90毫米汞柱,舒張壓低于60毫米汞柱,就屬于低血壓。
低血壓就病因來說,分為生理性低血壓、病理性低血壓。生理性低血壓指的是部分健康人雖然血壓測量值屬于低血壓范疇,但是病人沒有任何不適的自覺癥狀,沒有器官功能受損的表現,這樣的病人,按時測量血壓即可,暫時不需要治療。
病理性低血壓病人,除了血壓降低外,會出現相應的自覺癥狀,比如頭暈、頭疼、惡心、嘔吐、胸悶、氣短癥狀。對于病理性低血壓病人,應該積極查找原因,針對病因進行治療。比如短時間內病人血壓迅速降低,可能的原因有大出血、感染、嚴重外傷、車禍、急性心肌梗死、嚴重燒傷、過敏性因素等原因都能導致血壓短時間內迅速下降,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病理性低血壓要積極進行治療。
相關知識:
對于發生的慢性低血壓,一般原因常會繼發某些疾病,比如肺結核病人、惡病質病人,都可能出現低血壓情況。
低血壓還包括一種常見的類型,就是直立性低血壓,也就是體位性低血壓,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低血壓,主要原因就是病人在變化體位時,動作過大,引起大腦短暫性缺血缺氧而出現相關癥狀,特別是老年人容易發生。所以,對于年齡比較大的人群,建議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要做過于劇烈的運動,蹲下起來時動作緩慢,防止發生體位性低血壓。
生活常識:
如果病人發現自己血壓偏低,低于正常值,一定要到醫院就診,咨詢醫生,查找發生低血壓的原因,對因治療。如果是生理性低血壓,定期測量血壓,注意補充營養,增強體質,加強體育鍛煉,減少疾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