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黃疸患者通常能喂母乳,無需過度擔心,放平心態即可。
母乳性黃疸一般是發生于純母乳或母乳為主喂養的新生兒,確切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明確,目前主要考慮與腸道膽紅素異常、遺傳因素等有關。患病后通常會導致體內的膽紅素生成以及代謝異常,引起皮膚發黃,母乳性黃疸通常不需要治療,且可繼續母乳喂養,通常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黃疸可逐漸消退,規范的喂母乳一般不會對哺乳期寶寶的正常生長和發育造成負面影響。
由于哺乳期的寶寶年齡比較小,身體的各項器官并未發育成熟,免疫功能也比較低,所以日常生活中應密切觀察其具體狀況,定期隨訪,也應監測膽紅素的水平。還需要隨天氣變化增減衣物,預防受涼,飲食要有規律,應定時、定點,能夠保證哺乳期寶寶攝入充足的能量。